【UXRen公开课】用户研究的全链路赋能(北京9.21)

主题:《用户研究的全链路赋能》
嘉宾:李典典(爱彼迎北京数据科学家)
时间:2019-9-21(周六),14:00—16:30
地点: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1层会议室(需绕到东门进入)

 

1、主题分享:

《斜杠用研青年的职业摸索和一点思索》

世界这么大,人类这么神秘,研究这么有趣,大家快上车!
在几段职业经历的切换中,做实验、磕论文、搞产品、学运营、跑数据,一直试图回答“消费者和用户在想什么做什么”,以及“问题这么难,获得答案的方法在哪里”。虽然头衔从无“用研”二字,依然内心发出这样的热切感想,想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验。
这次分享中,将和各位聊聊神经科学测量在用研中应用、数据科学的职业发展、用户研究与商业数据分析的结合、用户研究的产品工具化、商业研究的方法融合,以及对于用研内容和工种边界的一点想法。

李典典博士(爱彼迎北京数据科学家)

管理科学博士,曾经从事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从神经营销咨询服务和产品研发开始,进入业界;后带领用户研究分析团队,驱动用户运营策略;现已入圈数据科学领域,探索数据赋能用户侧商业决策。服务过数字新思、美团打车,目前为爱彼迎成员。同时是个古董包爱好者和淘宝店主。

 

 

2、圆桌问答:

我们邀请了用户研究行业的多位从业者,一起进行现场圆桌交流,共同探讨用研如何赋能各行业全链路的经验和教训。
请报名同学在本页面底部的评论区留言【你的具体问题】,主持人会收集筛选后在现场进行提问。

《用户研究如何全链路赋能》

主持人:本道(猫途鹰用户研究负责人)
嘉宾1: 李典典(爱彼迎北京数据科学家)
嘉宾2: 赵艳兵(前国美在线资深用户研究工程师,前心理学教师)
嘉宾3: 燕宝珠(搜狗搜索用户研究专家)

 

活动安排:

  • 13 : 30 — 14 : 00 现场签到
  • 14 : 00 — 14 : 15 开场介绍
  • 14 : 15 — 15 : 00 主题分享《斜杠用研青年的职业摸索和一点思索》
  • 15 : 00 — 15 : 15 互动提问(5个问题)
  • 15 : 15 — 15 : 30 中场休息
  • 15 : 30 — 16 : 30 圆桌问答《用户研究如何全链路赋能》
  • 16 : 30 结束

 

 

感谢DRC持续为UXRen提供的场地支持和媒介宣传。

 

报名方式:

  1. 微信扫码,加好友后付费报名:
    请扫码加微信好友杨杨,转账59

    UXRen
  2. 微信发送报名信息:
    从业者:姓名-职业-公司-从业年限-手机-微信-邮箱
    or
    学生:姓名-专业-高校-年级-手机-微信-邮箱
    UXRen
  3. 参会规则:
    a) 人数限定:50人
    b) 报名当天晚上统一给予反馈
    b) 现场参会时,请凭之前微信提报的报名信息签到参会
    c) 成功报名后,如因故无法参加,可转让给其他同学,社区不予退费
    d) 报名截止日期:2019年9月20日(周五),下午17:00之前。

 


300篇UX译文
50篇公开课笔记
30款UX视频课
交互设计培训课
一手招聘

16 条回复

  1. 头像 匿名说道:

    用户研究貌似是一个入行门槛很高的职业,但其实不然,很多人只是做了一些问卷调研、访谈了几个用户,就觉得自己有用户研究的经验了;而有些人并没有从事用户研究工作,但他们很多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却很“用户研究”导向;
    自己在职业道路上也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一个优秀的用户研究从业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各位大佬是如何区分“伪用户研究从业者”与“真用户研究从业者”的?我们又如何避免成为一个“伪用户研究从业者”呢?

    • 宝珠 宝珠说道:

      1、请这么理解用户研究:用户导向,研究赋能。所以用户研究的核心是用户导向,拥有“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而我们大多所用到的专业研究方法,属于研究赋能,但是方法是多样滴,方法是研究用户的手段,而这种手段很多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有的演化成了教科书上的方法论,有的却变成了多维思考下的“天赋洞察力”。
      2、对于“真/伪用户研究从业者”,随着从业经验的积累,我越来越认同“道”与“术”的差异,很多时候我们的用研从业者过分追求“术”,而忘记了对“道”的反思和坚守,另外,用户研究虽然是一个专业职能,但毕竟生存在功利性极强的商业社会中,必须为企业的商业价值提供支持,所以,如果把研究专业性,变成研究落地能力,并把能力转化成商业价值,这是用户研究从业者必须要反思的点。另外,在企业里面,道的表现还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可以让企业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如何在人性的弱点上保持科技向善,也是伟大用户研究从业者应该去思考的事情。
      3、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用户研究从业者,会拥有如下的几个特质:1)对用户导向和用户思维的长期坚持;2)对研究和洞察用户多样研究方法的不懈尝试和探索;3)寻求专业研究和商业价值之间的最佳转换和平衡点,并为所工作的企业和团队寻找一个最佳的用研体系、团队和工作模式。

  2. 头像 匿名说道:

    可以提问一个非宏观问题吗?目前正在利用卡诺模型做一些未上市功能的用户需求的定量摸底研究。遇到的问题是,这些功能的大部分都不是必备功能,属于超前的、有一定受众、有些人喜欢但有些人毫无感知的功能,以至于做出来的结果除了无差异属性就是魅力属性,且Si值相差不会很大。有点遇到瓶颈,这类功能该如何做用户需求研究呢?私以为做典型用户群的定性访谈较好,但领导又非常想拿到一些大样本量的数据。

    • 头像 匿名说道:

      根据多次的这个模型的运用,我的感觉是这些超前的概念性的功能基本上都会成为魅力属性。就是魅力属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是有偏差的。所以消除偏差最好的还是加入专项研究的定性项目。虽然说传统意义上BW模型(就是那个矩阵象限)的每一个象限内部不可以比较功能的轻重缓急,但是可以根据si来降序排列以找到一个优先级别。但是还是要多和业务方进行交流,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我是你,我会跟领导争取预算去做大样本或者购买报告或者自己桌面分析找到一些相应的报告。希望有所帮助。-冠男

    • 宝珠 宝珠说道:

      本道老师的回答挺好滴。我再补充几点我的看法:
      1、预测这件事吧,越超前越不准,越模糊越不准
      2、对于“超前”功能,我建议还是采用定向人群(极客、铁粉等)的用户访谈或焦点小组更为合适,目的还是深挖用户接受度背后的真实原因(是没有需求、缺乏场景,还是创意趣味不足,亦或是有一些隐私等的担忧)
      3、在定向人群那里得到支持之后,我觉得可以待概念或者技术有一定的普及之后,可以适当扩大范围进行大一些样本的验证,看是否可以支撑你们做出关键决策
      4、对于从0到1的创新研究,可以多配合一些态度+行为的反复验证,因为创新研究是很难的,成功预测更难,所以降低预期,让研究可以帮助产品0到1的决策方向更精准、更聚焦,排除一些错误的方向,我觉得本身这就是一个重要价值。

  3. 头像 匿名说道:

    一定要看到我,看到我~ 如何打通数据后台及用研数据,推动标签的完善。有没有自动化的工具或更便捷方法推荐?以及 如何帮助用研/数据驱动运营

    • 宝珠 宝珠说道:

      1、你指的标签是“兴趣标签”?“画像标签”?还是什么?
      2、我这里有一个数据化建模用户画像标签的文章,可以参考:
      业务需求驱动的用户画像
      https://uxren.cn/?p=29472
      3、对于用研和数据驱动运营,我建议可以分开3套体系来做:
      1)用研能力的产品化(比如用户画像系统、ab test平台、用户反馈平台、问卷平台、用户访谈日等)
      2)大数据的产品化和可视化(基于后台行为数据平台,打造用于产品运营的辅助数据分析,包括浏览行为、购买行为、会员信息、用户评价等)
      3)日常专项的用户研究支持。包括新产品0-1的创新研究,产品流失专项分析,用户广告接受度调研等等。

      • 头像 匿名说道:

        用户画像系统有推荐学习的吗?还真没见过呢

        • 头像 匿名说道:

          我知道腾讯有,京东有,阿里巴巴应该也有,很多第三方数据服务企业有(比如艾瑞、易观等)。百度指数有对外的用户画像,但可能不是很精准。

  4. 头像 匿名说道:

    产品功能方面的需求,比如产品的可用性测试,产品经理理应有感觉或可自己做的事情,用盐要不要接

    • 宝珠 宝珠说道:

      1、用研的执行不一定非得用研自己做,如果产品、设计、运营、测试,甚至开发都可以较为专业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为啥都得用研从业者都实施
      2、我觉得对于可用性测试、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应该成为互联网从业者都应该掌握的基础方法,可以进行短平快的自主执行。
      3、一般而言,用研在企业里面都属于稀缺资源,人少项目多,所以我一直建议在有限用研资源情况下,把你及你这个团队的优质资源投入到更能产出落地价值的大项目或者关键研究上去。常规日常的研究完全可以释放出来,通过教练式咨询让其他职能的同学自行去完成,你扮演一个教练者的角色。
      4、当然,这也不是说你完全可以不接,当你处于空挡,其他职能的同学又做得不好,你完全可以带着大家做一次标杆,示范一下多好。
      5、产品经理虽然对产品更了解,但是他们会存在一个主观上的认知偏差,很容易带入一些产品思维和产品语言进去,用研从业者在这一点上相对更客观公正,这也是你在企业里面替用户发声最好的立场。

  5. 头像 匿名说道:

    一些问题感觉不应该是从用户侧去获取答案,但是业务方老提这种需求,有什么好办法去把握和处理这种需求?
    有些问题,不知道是自己的洞察不够还是真的就不应该是自下而上的?
    以及明确觉得不应从用户端得到的,拒绝时好像也只能说这个问题其实用户回答不了,需求方常常会说会有自上而下的想法,但这都要基于对用户的了解/要结合用户的看法,需要用盐去做,怎么办

    • 宝珠 宝珠说道:

      我觉得你自己对用研的认知是理性的。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用研不是万能的。用研有自己的长处(倾听用户,痛点和痒点),也有自己的短板(全景思维,设计创新等)。
      2、业务老是提这个需求,说明业务觉得这个事情对他们很重要,作为资源方,我觉得你可以试着跟他们深度交流下,他们要这个到底是想做什么? 他们真正在意的到底是获得未知的用户需求,还是从用户那里获得声音上的支持?
      3、我之前不少项目经历上,确实会存在这种情况:就是当中高层基于一些关键问题达不成一致时,他们希望通过一个“客观中立”的用户调研方式来解决分歧,虽然我觉得这个分歧本不属于用户关注的分歧点,但是为了高层决策,我觉得“这把枪”我们也有被利用的价值。
      4、你提到的模糊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产品决策模式,我是有感知的,所以我在跟产品或需求方沟通时,我会本着的一个态度是,对于关键决策点,请不要让用户做填空题,因为用户本不是产品或者设计,但是你可以让用户做选择题,从用户侧去验证远比从用户侧去挖掘更可靠。

  6. 头像 匿名说道:

    我们在做一个针对埃及用户的内容咨讯型产品
    1因为用户主要使用的是阿拉伯语,用研人员在需要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做才能发挥价值?
    2.需要去埃及调研一个月,怎样才能不往此行?

    • 宝珠 宝珠说道:

      我觉得做国际化研究,作为用研,因为语言的问题可能无法直接接触真实的用户,所以需要借助你的触角,因此,在进行国际化研究之前,你需要提前做好触角的选择,这里面包含了3块:1)当地文化、市场、行业、用户、竞品等的文献资料收集和案头研究,形成你对当地情况的初步认知,;2)寻找当地可靠的用户接触渠道、市场和用户研究、翻译公司和留学生群体,目的是变成你有力的触角,可以助力你跟当地真实的用户进行接触和互动,听到真实的声音,观察到最真实的使用行为;3)提前做好当地的走访攻略,建议在当地的导游或者华人定居者带领下,走访当地不同区域的生活区、工作区、街区、景区等。

      我觉得如果你有1个月在埃及当地的走访,可以按照我上述的3点进行提前计划:尽可能多的去走访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用户。下面这是之前百度的用研专家王楠在UXRen做的一个百度国际化项目的分享,可以参考。

      【笔记】BAT国际化项目里的用研(附视频)
      https://uxren.cn/?p=45634

  7. 头像 Cindy Su说道:

    请问国内有没有比较好的招用户的平台?国外比较知名的如UserZoom或者UserTesting,均有上百万用户可供筛选。谢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