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游戏化设计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

前言:2024年4月21日,UXRen上海举办了《感知体验研究在文旅文创、实景沉浸和儿童住宅环境中的实践和应用》的主题沙龙分享会,本文基于嘉宾 赵易捷 Hiei(多家设计创意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的现场主题分享《游戏化设计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总结而成。特别感谢UXRen志愿者培培的细致笔记整理。

本次活动中,赵易捷 Hiei老师通过丰富、有趣的案例,分享了沉浸式娱乐行业的发展、“沉浸”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团队在沉浸式娱乐和体验设计方面的应用实例和思考,信息量满满。

分享框架:

 

活动笔记

1、年轻人在线下玩什么-从实景娱乐说起

国内娱乐市场,在超高速变革,沉浸式娱乐行业正处于行业整合和树立标准的阶段。从2006年的桌游店铺到2024年的沉浸文旅,国内娱乐市场的客群、产品、创业团队和盈利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消费客群在拓宽:消费者需求由部分群体的硬核刚需转化为一种大多数人都能享受的泛休闲娱乐方式
  2. 产品内容重参与:从推理与机关,到现在的换装扮演,更强调融入气氛与故事之中
  3. 生产模式更商业化:内容生产者由自发的爱好者转化为专业的商业开发团队
  4. 盈利模式更多元化:由传统、单一的时间和门票收入转化为门票、餐饮、住宿、文创等综合的盈利模式。

综合来看,沉浸式娱乐从一个小众概念逐渐扩展为广泛受欢迎的文娱消费品,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加入沉浸式元素,是市场成长的具体体现。但是对于具体项目而言,沉浸的程度并非越深越好,而是需要和目标客群精准匹配。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的扩张,越来越多专业团队的进入行业,也会带来新的标准。

 

2、如何理解沉浸?

沉浸式娱乐的形式在不断演进、迭代、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奇景大观-技术驱动:强调视觉冲击力
  2. 吃瓜看戏-演出驱动:注重具体内容和演出驱动
  3. 互动融入-玩法驱动:观众参与度和交互性
  4. 动心移念-体验驱动:关注玩得开心、愉快和体验。

用户到底想要什么?

用户想体验更极致的、更特别的、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并最终因为这次体验,在自己内心留下一些改变,沉浸式体验的核心诉求是让生命变得丰富,这是沉浸式的一个大课题。

所以,沉浸是通过不同的参与形式,让受众进入某种情景/氛围,最终达到所设计的情绪/感受。

 

3、如何创造沉浸?

3.1体验设计的登峰造极是设计一场高密度的游戏

游戏的核心是让玩家能够影响和改变内容,并且需要参与才能构成完整的体验。

体验设计会更关注将设计元素中的组块以合理的方式串联,形成起承转合、高低错落,以完整故事形成心灵烙印,通过每个节点的规划、排布、调整,打造完整的体验曲线。

游戏化的体验设计,是以体验者留在心中的感受为目标的设计方式,即先分析想要实现什么样的体验目标,然后根据体验目标倒推体验机制和体验设计。

 

3.2体验设计还需要一个“手术式”的调试过程-以《胜者出局》为例

赵易捷 Hiei老师与作者吴非、稻草人旅行共同合作,将《胜者出局》项目由一部推理畅销小说成功落地成为一个上海的City-walk城市体验项目。该产品起初由沉浸式小白-徒步爱好者扮演警察探案,打造了一个强调真实感、快节奏、紧张刺激的动作片。但作品完成后,内测发现NPS有待提升。

设计师采用体验设计思维,通过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刻洞察出消费者渴望挑战VS能力不足、渴望交流VS缺少共同内容、渴望真实VS无聊的多重矛盾点,明确了消费者的核心体验需求,改变目标人群为戏精型玩家,对产品做了大幅度调整:

  1. 将“动作片”调整为“悬疑片”:调整故事骨架,延后真相的披露,强化玩家决策对故事结局的影响,增加玩家的参与感。
  2. 将“严谨推理”调整为“飙戏八卦”:调整线索无聊,满足八卦欲;重新培训演员,适时抛出争议内容,保持讨论热度。

经过三轮迭代和调整,最终该产品的NPS得到了大幅提升。

 

4、结语

设计师需要丰富的武器库,希望大家能更多尝试不同的设计技巧与工具,它们都在成为你的灵感与火花,也将为你的创意落地提供扎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该文章在UXRen公众号(cnUXRen)首发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译者、审校者信息,如有违背,UXRen社区保留侵权追责的权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